首页 / 工作动态

工作动态

清明时节,追忆往昔

2024-04-07 潼关县图书馆

 清明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春季的第五个节气。这个时节阳光明媚、草木萌动、百花盛开,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中国南方地区,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;北方地区开始断雪,气温上升,春意融融。

清明节气,与岁时物候相关,常以指导农事,有天朗气清、春耕时宜之意;清明又是重要的节日,是人们扫墓祭祖、慎终追远的日子。节气与节日相融,让清明兼具自然和人文内涵。

 

我国清明扫墓的传统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。在战国时期,扫墓习俗盛行。到了秦汉时期,祭扫坟墓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。唐玄宗更是将寒食节扫墓定为当时“五礼”之一。

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,老百姓把扫墓延长到清明节。朝廷也正式规定,寒食节和清明节一起放假。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,”这首唐诗,就是描写当时清明的场景。

而到了宋元时期,清明节将祭祖扫墓、寒食节风俗与上巳节踏青等活动相融汇,人们在清明节祭拜祖先、悼念已逝亲人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清明节,还增加了踏青、放风筝等野外健身活动。在明媚的春光里,人们在祭拜祖先之余,驰行于青绿山野。2006年5月,经国务院批准,清明节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清明农事 

清明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,以4月5日最常见。此间的天气,南方与北方好似两重天,北方干燥少雨,南方湿润多雨,但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℃以上。 

 

《岁时百问》说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。故谓之清明。”万物生长,清明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。农谚说“清明前后,点瓜种豆”、“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”。气温变暖,降雨增多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。

清明时节,气温转暖,草木萌动,天气清澈明朗,万物欣欣向荣。北方旱作和江南早、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时节,人们纷纷挽起袖子,卷起裤管,下田播种。大江南北、长城内外,到处是一片春耕大忙的景象。 

清明习俗 

祭祀扫墓 

清明祭祖,按照习俗,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。各地习俗或有不同,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:一是整修坟墓,二是挂烧纸钱、供奉祭品。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,清除杂草,培添新土,然后叩头行礼祭拜。所供祭品主要为时令的特色食品。 

 

踏青 

清明时节春光明媚、草木吐绿,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。踏青又叫春游,古时叫探春、寻春。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,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,既追思先人,又健康身心,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。

青团子 

清明时节,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。青团子油绿如玉,糯韧绵软,清香扑鼻,吃起来甜而不腻,肥而不腴。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。

 

放风筝 

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。每逢清明时节,人们不仅白天放,夜间也放。夜里在风筝身上或者风筝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,像闪烁的明星,被称为“神灯”。

插柳 

在黄河流域、淮河流域、长江流域等地,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、在屋檐下挂柳,妇女头上簪柳、男子身上佩柳,儿童吹柳管,墓前插柳挂纸钱。这么多柳的寓意为驱鬼辟邪。

清明诗词 

《寒食城东即事》 

唐·王维 

清溪一道穿桃李,演漾绿蒲涵白芷。

溪上人家凡几家,落花半落东流水。

蹴踘屡过飞鸟上,秋千竞出垂杨里。

少年分日作遨游,不用清明兼上巳。

《清明即事》 

唐·孟浩然 

帝里重清明,人心自愁思。

车声上路合,柳色东城翠。

花落草齐生,莺飞蝶双戏。

空堂坐相忆,酌茗聊代醉。

《清明》 

北宋·黄庭坚 

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自生愁。

雷惊天地龙蛇蛰,雨足郊原草木柔。

人乞祭余骄妾妇,士甘焚死不公侯。

贤愚千载知谁是,满眼蓬蒿共一丘。

《百字令·丁酉清明》 

清·厉鹗 

春光老去,恨年年心事,春能拘管。永日空园双燕语,折尽柳条长短。白眼看天,青袍似草,最觉当歌懒。愔愔门巷,落花早又吹满。

凝想烟月当时,饧箫旧市,惯逐嬉春伴。一自笑桃人去后,几叶碧云深浅。乱掷榆钱,细垂桐乳,尚惹游丝转。望中何处?那堪天远山远!

作家写清明 

《清明》 

丰子恺 

清明例行扫墓。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。所以古人说:"鸦啼雀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"又说:"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。"然而在我幼时,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。人们借佛游春,我们是"借墓游春"。

清明三天,我们每天都去上坟。第一天,寒食,下午上“杨庄坟”。杨庄坟离镇五六里路,水路不通,必须步行。老幼都不去,我七八岁就参加。茂生大伯挑了一担祭品走在前面,大家跟他走,一路上采桃花,偷新蚕豆,不亦乐乎。

到了坟上,大家息足,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,借一只桌子和两只条凳来,于是陈设祭品,依次跪拜。拜过之后,自由玩耍。有的吃甜麦塌饼,有的吃粽子,有的拔蚕豆梗来作笛子。蚕豆梗是方形的,在上面摘几个洞,作为笛孔。然后再摘一段豌豆梗来,装在这笛的一端,笛便做成。指按笛孔,口吹豌豆梗,发音竟也悠扬可听。可惜这种笛寿命不长。拿回家里,第二天就枯干,吹不响了。

 

《一首清明诗与一幅清明画》 

李国文 

每逢清明,就会想到杜牧在安徽池州写的诗。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,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据说,此诗一出,全国范围内至少有七八个名叫杏花村的地方,声称杜牧所写的,即是他们的村子。其实,这首诗是否为杜牧所写,尚存疑问,不过,大家都来认领这首诗,除了商业和旅游的考虑外,也是因为这首平白如话的诗,实在是好,好在内涵隽永,好在韵味悠长,好在末句的“牧童遥指”,给读者以很大的想像空间。正因为是好诗,才千古流传,脍炙人口,正因为是好诗,才争着抢着,为乡土增光吧?

写清明的诗很多,写清明的好诗也很多。但是,画清明的画却很少,而像北宋时期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那样宏大题材的作品,更是绝无仅有,可人们在清明时节,很容易想起来杜牧的这首清明诗,却很少想到珍藏在故宫的张择端的这幅清明画。这幅画和这首诗,同写清明时节,清冷与火热,沉重与喧嚣,抑郁与亢奋,低调与昂扬,给人留下的感受,绝对是截然不同的。

也许因为所有写清明的诗,由于寒食的缘故,由于祭扫的缘故,更由于暮春天气乍暖还寒的缘故,诗人的笔下,难免要流露出来淡淡的哀愁,浅浅的伤感,这就是“路上行人欲断魂”的精神状态了。然而有可能一睹这幅以北宋首都汴梁为背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那就是另外一种极阳光,极欢畅的清明,不但绝不会“断魂”,而且会全身心被吸引到这个宋代的开封城里,投入简直是嘉年华式的节日盛会中来。同为写清明,诗和画却能让人生出不一样的感情,这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。

 

《过节》 

叶圣陶 

逢到节令,我们依着老例祭祖先……从前父亲跟叔父在日,他们的跪拜就不相同。容貌显得很肃穆,一跪三叩之后,又轻轻叩头至数十回,好像在那里默祷,然后站起来,恭敬地离开拜位。所谓‘祭如在’,‘临事而敬’,他们是从小就成为习惯了的。新教育的推行跟时代的转变把古传的精灵信仰打破,把儒家的报本返始的观念看得并没有什么了不得,于是‘如在’既‘如’不起来,‘临事’自不能装模作样地虚‘敬’,只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例行故事:这原是必然的事情。几个孩子有时跟着我拜;有时说不高兴拜,也就让他们去。